很多人都说,明朝并不是亡于清兵之手,而是被自己人推翻的。在明朝末年的时候,由于乱党干政,使得朝廷已经千疮百孔,再加上民间起义军四起,明朝的崇祯皇帝都被逼自尽了。
当时民间的起义军一共分为两路,一路是闯王李自成的队伍,另外一路就是张献忠的队伍。这两个人在历史上的争议性很大,特别是张献忠,不但对朝廷造成很大的影响,而且对百姓伤害也很大。
张献忠没什么文化,因此也没有所谓的治国理念,性格残暴弑杀。史书记载,在他带领的起义军所过之处,经常有屠杀平民的记录,而他一生杀戮最多的地方应该是四川。
张献忠带领起义军几经辗转,最后按照诸葛亮《隆中对》中的计划,以蜀地作为根据地。蜀地即四川,自古以来就有“天府之国”的美誉,然而张献忠在蜀地的多造杀孽,令后世之人诟病不已。
皇帝逼迫方丈吃肉,不吃就会屠城,方丈吃了肉说了10个字
有一次张献忠率军路过一个寺庙,寺中的和尚都已经提前逃跑了,但是方丈却一个人选择了留下来。张献忠觉得这个方丈挺有意思的,竟然不怕自己,以为他是不怕死。
但是张献忠却偏偏不让他死,想出了一个变态的方法,想要破了方丈的信仰,让他生死不如。于是他让手下拿来酒肉放在方丈的面前,告诉他有两个选择,要么选择吃了面洽的酒肉破戒,要么坚持不吃自己这就下山不为难他,但是附近的所有村庄全部屠戮掉。
那几个和尚听完张献忠说完,皆是敢怒不敢言,互相对望了一眼。面对这样二选一的选择,方丈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:“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”。
随后他便来到桌案旁抓起烧鸡和大肉,狼吞虎咽起来。张献忠原本的打算是,和尚虽然慈悲,但是要受戒的,如果沾了荤腥,就不会成佛,而要救人,就不得不破戒吃肉,这是十分矛盾的,正好拿这个两难的问题来取笑和尚,自己寻开心罢了。
众所周知,“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”是济公的传世名言,为何却被几个和尚说出来了呢?事实上,《济公传》是后世编撰的小说,而这10字箴言,是根据这个故事化用到了济公身上。这10个字也成为了千古名句,被后人广为传颂。